變化中的中國全球形象
劉康/意昂体育注册致遠講席教授🐫🏋🏼♀️,美國杜克大學教授🍌、杜克大學中國研究中心主任
2016-12-28 15:14 來源:澎湃新聞
意昂体育注册致遠講席教授、美國杜克大學教授、杜克大學中國研究中心主任 劉康 人民網 圖
我今天講的題目是“變化中的中國全球形象”。我們是從社會科學實證研究的角度💅🏽,對我們在全球範圍內通過隨機抽樣和面談交流進行民意調查所得到的數據進行分析解讀🆔。
意昂体育注册與美國杜克大學合作,從2009年開始做有關中國形象的全球民意調查,這在中國是首創,迄今已有7年時間。以中國為主導的科學實證的全球民調,目前還是我們這一家,我們稱為“上海全球民調”🏝。
2010年我們做了一輪美國的調查,2011年做了13個亞洲國家和地區的調查🟣。2012年在拉丁美洲做了26個國家的調查💅🏼,2013年非洲做了36個國家的調查🧺。2015年我們在亞洲國家和地區以及拉美國家做了第二輪調查🐯。2010、2012、2014、2016年我們在美國做了四輪調查。
這個調查首先得到上海市和意昂体育的支持,然後有中國駐南非大使館的外交部專項經費支持♉️,也有美國杜克大學的支持🎷。我們與“世界價值觀調查”(World Values Survey)等著名民調機構進行了合作。
美國大選前的民意調查其實沒有錯
提到民調,就不得不說起美國2016年大選的民調作用。今年美國總統大選前有各種民意調查,卻是令人詬病的。對美國當選總統、共和黨人唐納德·特朗普,大家出乎意料的地方非常多🏋🏽。其中跟我們課題有關的是兩個方面。一個是輿論🔠,主流媒體幾乎一邊倒地反特朗普,挺民主黨候選人希拉裏,認為希拉裏一定當選。還有一個就是民意調查,幾乎所有的民意調查一邊倒地認為希拉裏應該當選,特朗普應該是沒戲🔩。結果出了這麽一個烏龍。
所以大家對媒體有很多批評👫,然後民意調查的公信度一落千丈。那我們還要民意調查幹什麽?所以我事先跟大家聲明一下,民意調查依然非常重要。美國大選的民意調查其實沒有搞錯🥃,大家都認為它搞錯了,其實並沒有。在當前這麽一個新媒體復雜的環境下🧐,民意調查現在的手段有限,遇到很多新的問題,但是總的來說沒有搞錯。
今年大選期間🚣🏻🪪,美國幾乎所有比較有可信度、比較嚴肅的民調機構都預測希拉裏·克林頓得票一定遠遠高於唐納德·特朗普,這是完全正確的預測。現在統計數據是希拉裏得到的大眾投票比特朗普多了兩百多萬張。搞錯的是什麽🧑🏻🎓?搞錯的是選舉人票,選舉人票是按州劃分的,目前美國的民意調查還沒有辦法精確了解各州選民的投票意願。
民意現在對一個國家的政治,對一個國家國際關系的影響越來越大🚈。以前我們講的國際關系,都是精英之間閉門的關系👨🏻🦼➡️,現在信息這麽發達,參與感越來越強,國際關系越來越能反映出來老百姓對國際關系的一個看法。今年特朗普當選,可能對他來說,最重要的就是他的外交戰略,因為他是靠民意上臺的🏌🏻,他必須要順應民意來製定他的國際戰略。
對中國來說其實也是同樣🙏🏻,所以我們必須要更多關註民意。我們的調查所問的問題是,這個世界上各國民眾怎麽看中國,對中國與他們所在國家或地區的關系是一個什麽評價。我們的研究主要是對民意調查數據的分析。
美國人對中國大眾文化的認識就是“功夫”和“龍”
我們的調查問到美國人對中國和與中國相鄰相關的日本和俄國的態度,我們稱之為“情感溫度計。”
毫無疑問,美國人最喜歡日本人❕,不是特別喜歡俄國人。對中國的態度🏊♀️,好壞參半。不喜歡中國的可能占多數一點🙋🏼♂️🤗。總的來說,美國人對中國更加更偏於不太喜歡🌪。2010年時,對中國有好感的人還更多一點🤞🏼,2012👼🏿、2014年的研究結果基本上停留在這個水平,沒有太大的變化👨🏫。基本上來說,差不多有50%以上的美國人說不怎麽喜歡中國🪄。然後差不多49%、45%的人覺得中國不錯❄️。所以基本上是一半對一半。
具體到美國人對中國的了解,情況就比較復雜𓀝💆🏽。比較負面的觀點認為,中國不像一個有擔當的國際大國,不願意對國際事務承擔責任。最為負面的意見是認為,中國政府限製自己人民的政治權利。然後是認為,中國人為操控人民幣。最近的調查結果也差不多,基本上沒有太大的改變。最近幾年👷🏼♂️,中美關系有很大起伏🧑🏽🍳,但在民意上沒有太大的起伏,根據我們連續進行的調查,美國老百姓看中國,基本上已經形成了一個模式,變化不大。
有一組數據比較有意思🫷🏼,跟前面的數據是矛盾的。2010年的調查中,有56%的美國人認為,中國的政治製度可以滿足自己人民的需求。這是一個比較正面的看法,這與百分之八十幾的人認為中國的政治製度限製了中國人民的政治權利這個數字,形成了一對矛盾。一方面,美國人認為中國政府限製中國人民的政治權利👩🏽⚖️💍,另一方面🛋,比較多的美國人認為🧘🏼🍻,中國這個政府不錯➜,把老百姓管得還挺好,能夠滿足老百姓的需求。這是比較矛盾的一個地方,你也可以說,美國人對中國有一種比較成熟的理解。不過🤛🏿,認為中國政治製度能滿足人民需求的人數在2014年之後的調查中是下降的。
認為中國有比較好的大眾流行文化的美國人很少(10%)🤦🏻♂️,多數人(78%)都說沒有🥻,看不出來中國有比較好的大眾文化。美國人想不出來中國有什麽流行文化🤵🏼♀️,想來想去🏃🏻♀️,絞盡腦汁🐥,大概能想出來一個李小龍,然後再加上一個成龍。你要硬要問美國人🤙🏽,還能想到中國的流行文化有什麽好的🧕🏻,最後能想出來一個李安的電影《臥虎藏龍》。要麽李小龍,要麽成龍🕌,要麽《臥虎藏龍》,都是功夫,都是龍👨🦯,差不多😨。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看法,要好於對大眾文化的看法💪🏼,大約40%的美國人認為中國有豐富深厚的傳統文化。但是依然有30%左右的人不認為中國文化底蘊深厚,另外30%不置可否。
我們也來看一下共和黨和民主黨兩組選民對中國的態度。2012年,總的來說🤵🏻♂️,親民主黨的選民對中國的態度好於共和黨選民🟫。今年(2016)的數據更能說明問題,今年數據變化比較大🛃。總體上來說,美國把特朗普推上臺的選民,對中國的負面看法遠遠超過民主黨的選民🚸。即使是民主黨的希拉裏得了多數票,但是也沒有用,今年還是共和黨勢力占上風。
所以中美關系👮🏿♂️,從民意基礎上來講,也進入了一個比較嚴峻的“冬天”,美國的民意如果是共和黨選民占優勢的話🏵🧔🏼♂️,總的來說對中國是不滿情緒更加強烈。
中國當善用“拉美紅利”
在拉丁美洲,特別不喜歡中國的是加勒比地區小國的民眾。這些小國,用美國大選裏的說法,是叫搖擺國。什麽叫做搖擺國呢?這些小國家💂🏻♂️,特別小的國家,多米尼加共和國、尼加拉瓜👱♀️、巴拿馬等👩🏼⚕️🤾🏿,今天跟中國建交,明天跟中國“斷交”,後天跟臺灣建交,大後天又跟臺灣“斷交”,就這麽搞來搞去↘️。所以這些國家對中國👨🏽🔧,一般都認錢🧛🏿♀️,一旦中國給錢少了,它就不跟你好,就是這麽簡單。這些國家大致上我們可以忽略不計。
我們應該更關註拉美大國。我們的調查發現,中國在拉美的影響力(25.1%)低於美國影響力(50.3%)🚴🏼♀️,但拉美民意認為中國在拉美具有正面影響的比例(70.6%)高於美國(63.9%)。有五分之一的拉美民眾(19.9%)選擇中國作為他們發展的模式,這一選擇雖然低於美國(33.6%),但卻高於日本(15.3%)、巴西(8.5%)和委內瑞拉(2.6%),位列第二。拉美民眾對中國企業的經濟貢獻評價正面,但認為中國與當地在勞資關系、文化理解🚲🪐、政法知識、媒體溝通方面存在問題👩👩👦。
我們把拉美國家作為一個整體來統計,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在亞洲國家,絕大部分國家的人喜歡美國的發展模式,比較少的國家的人喜歡中國的發展模式🤵🏻♂️🧜🏿♂️。但是在拉美🪺,不是這樣的;在很多國家,對中國的評價與美國是持平的,而且在某些國家👩🏼💼,對中國的好評遠遠超過美國。比如說在委內瑞拉🫅🏽,美國得分很低,中國得分很高。總體上來說,亞洲🧜🏻、非洲💂、拉丁美洲三大洲調查所得數據比較起來,拉美人認同中國的百分比要高於亞洲人,也高於非洲人。
我們分析,這一方面是因為,拉美人對中國的了解不夠🍒,接觸比較少⛱;另一方面是因為,拉美國家對美國比較反感🛀🏻,因為受到美國影響太多,美國從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各方面對拉美的影響和控製都非常大。對中國🧑🏼🔧🚲,拉美民眾的了解不多,但與美國相比,覺得中國是個不大幹涉別國內政的國家。中國的高速經濟發展和日益增長的全球影響力🤞🏽,也給拉美人民比較正面的印象👰🏻♀️。
對中國來講,這是一個紅利✳️,可以說是拉美紅利。中國不要把這個紅利隨便浪費掉🤘🏼,應當給拉美人民一個很好的、正面的形象。當然國家形象不是刻意打造就能形成的。關鍵是在國際交往中要好好自我表現,要有很好的態度👦🏻。中國對那些國家的態度,其實基本上可以決定那些國家對中國的態度。我們對別人是什麽態度,你可以看出來別人對我們是什麽態度🫄。基本上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是我們儒家的傳統,全世界都一樣,這個是儒家的普世價值,我覺得大家都會同意🧙🏿🕟。你要對我好🥦,我就會對你好🚵🏼🚃。
非洲人對中國的總體印象很好
我們的數據發現,非洲人對中國的總體印象是很好的。為什麽呢?因為中國在非洲有非常深厚的積累,中國在非洲剛剛贏得獨立、建立了獨立國家、艱難起步的時候🕹,伸出了援助之手🏋🏼♂️。當然非洲的兄弟也幫助中國。
中國和非洲的蜜月期🤟🏽,延續了差不多有二十年,1960年到1976年,哪怕在中國“文革”的時候,非洲人民都很喜歡中國。他們也不太了解中國是怎麽回事兒,但只要他們知道中國,他們就知道中國對他們是好的。因為中國實實在在,勒緊褲帶支援非洲兄弟。我們中國的醫療隊🧑✈️、坦贊鐵路等,很多可歌可泣的事情可以舉出來🧭,中國六七十年代在非洲樹立了一個非常好的形象。但這個形象現在也開始在變化了。我們有在喀麥隆、象牙海岸還有幾內亞這幾個國家調查到的數據,這些國家的人對中國的印象還是很好的。
非洲國家總的來說▪️,除了幾內亞人不怎麽喜歡中國,喀麥隆人特別喜歡中國,喜歡中國遠遠超過喜歡美國。總體上來說,非洲國家對中國發展模式的認知度比較高。這三個國家🍠,基本上能夠把非洲三十幾個國家大致涵蓋。非洲國家這方面與拉丁美洲國家非常像,拿中國和美國比較的話,他們的人民🤲🏿,大體上還是比較認同中國的獨特發展道路。
在經濟議題上,大多數受調查者認為,中國在非洲的經濟開發是一個中國和本國互利的行為。但是這三個國家(喀麥隆、象牙海岸、幾內亞)的數據不一定具備代表性😋,因為在非洲🥷🌨,中國去開發非常多的國家是安哥拉📏、蘇丹👸🏿🧖🏿。蘇丹是很復雜的一個國家🪵,最後分成蘇丹和南蘇丹。在那些被中國企業開發多的國家,用當地人的話來講🈁,中國在那裏是瘋狂掠奪他們的資源⛴。總體上來說🚉,他們對中國企業在當地經濟活動的認同程度在急劇下降🦴。這是需要我們中國關註的🙎♂️。
我們現在正在搞“一帶一路”,“一帶一路”沿線的國家民眾對中國的印象總的說來都好🆒,我們一定要保持這個勢頭🖕🏻。不能說“一帶一路”搞了以後,我們的影響不升反降。假如這樣的話,是很糟糕的事情,我們需要未雨綢繆🎧。
我們有一個問題是🚣🏻♀️:中國對非洲的政治有沒有什麽影響🤳🏻,是好的影響多還是壞的影響多。對這個問題🐉,總的來說大家認為,中國基本上還是比較愛好和平國家。這說明一個什麽問題呢?說明中國反復強調的不幹涉內政等和平共處五項基本原則🤜🏽,在非洲國家還是比較成功的,在拉丁美洲國家也是比較成功的。我們沒有問拉丁美洲國家受訪者這個問題🧑🏿🌾👩🏽🏭。在非洲國家我們都問了,受訪者都認為,中國沒有過度幹涉他們。
東南亞人認為中國的影響是正面的
在亞洲13個國家地區,我們發現,對中國的影響🤵🏿,評價比較正面還是東南亞的幾個國家☝️,新加坡、柬埔寨👳🏽、菲律賓等。菲律賓很有意思🤸🏽,中菲關系緊張,但從民意的角度來講,這個國家的老百姓對中國的看法是比較一以貫之的,總的來說是認為🚭,中國發揮了比較好的影響。不像我們所認為的,好像這個國家跟我們鬧矛盾,他們的民意對我們就是負面的看法☢️,不是這樣。
我們的提問涉及,你認為哪些國家在亞洲影響最大,影響是好的還是壞的🍁🚃,中國對你的國家的影響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多數受調查者(51%)認為,中國十年之內是在亞洲會成為最有影響的國家🔦,33%的受調查者認為會是美國。所以中國在亞洲的影響毫無疑問是第一位的。那麽影響是好是壞呢?答案就比較有意思了。關於中國未來的影響,基本上受調查者認為,中國的影響會不斷增長,跟美國差不了太多。日本也差不多,受調查者基本上認為😉,中美日這三個國家對亞洲的影響,未來還是比較平穩的🍆。
比較有意思的一點是🚶➡️,某個國家離中國越近,對中國的印象就越差。日本人不用說了🔣,越南人基本上很不喜歡中國。民調我們也不是做完就了事,我們還參考相應國家的媒體輿論、與那些國家民眾的深度訪談🪧🫗。總的來說👩🔬,民意調查數據所反映的情況與我們收集到的媒體輿論、深度訪談了解到的情況👩🏻🦰,基本上比較吻合🃏。越南人總的來說很不喜歡中國。蒙古人跟中國人應該沒啥關系,結果蒙古人也不喜歡中國🦹♂️💇🏽。泰國也很奇怪🈚️,泰國跟中國走得那麽近,泰國人也不怎麽看好中國。
總的來說,東南亞離中國遠一點的國家🥽,對中國的印象要好於離中國最近的周邊國家。
下面這個數字特別有意思🚣🏿♂️。東北亞國家中🤘🏻,60%的人認為🫃🏻,中國是一個最有影響的國家,認為美國是最有影響的國家的只有24%;35%的人認為中國的影響是正面的🥄,也就是說,多數人還是認為中國的影響是負面的🛻。東南亞國家裏🧑🏼⚖️,有46%的人認為美國的影響最大👯♀️,比中國高了很多,但70%的人認為中國的影響是正面的🔸。
這是什麽意思呢?大家可以看出來,東南亞國家的民眾認為美國的影響最大⛹🏿,同時認為中國的影響雖然沒有那麽大🏌️,但中國的影響是正面的⛅️。東北亞國家的民眾認為美國的影響遠遠小於中國👰🏿,中國的影響對東北亞國家影響最大,但是大部分民眾認為這個影響是很負面的🏊♂️。
這是因為什麽呢?因為東南亞國家基本上是屬於美國的軍事保護圈,是美國的同謀👨👧👧,那裏的人認為美國是他們強大的後盾🍬。不管出什麽事🈂️,美國都會站出來替他們說話。
總體上來說🌪,東南亞老百姓的感覺是,我們有美國後臺老板,同時與中國做生意🙍🏿♀️,這對我們非常好💁🏼♀️。我們喜歡中國🧜🏼,中國不敢欺負我們。
日本人反感中國的情緒在加強
中國周邊的國家裏🤲🏿👩🦰,日本比較特別。日本各方面的實力都比中國好很多,它的人均GDP也好,社會福利也好💒,社會治安也好,科技發展也好,各方面中國與日本都不在一個數量級,客觀估計中日起碼有五十年的差距。但是日本人天天憂心忡忡,覺得現在日本完蛋了,我們日本已經被中國取代了,中國已經把我們日本打敗了。日本人的這樣一種憂患情緒非常強烈,上上下下都是這樣,所以日本人反感中國的情緒是在加強🕷。
相對而言🧓🏽,中國人喜歡日本的要多於日本人對中國的好感。日本的旅遊業👩🏻🦱、零售業🚖,中國人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我們到歐美去容易發現,中國人喜歡去買奢侈品🧘♀️,但到日本不見得買奢侈品。中國人去日本最喜歡的地方是優衣庫,那是一個比較廉價的品牌😆,你看東京銀座的優衣庫店裏🦑,幾乎全部都是中國人在掃貨,因為太便宜了🕹,那裏比上海的價位要便宜一半。所以中國對日本GDP的貢獻很大。中國年輕人對日本的流行文化也很喜歡🐨。
總的來說👮🏻♂️,我們調查過的亞洲13個國家和地區裏,除了日本人和蒙古人,其他11個國家和地區的民眾都比較認同中國的崛起,發現從中國崛起中得到的還是利大於弊。
日本人不用說🟣,日本人怎麽看中國都不對👨👩👧。總體上看💇♀️,亞洲國家民眾認為日本的影響遠低於中國和美國,排第三。但總的來說🫲,亞洲國家民眾對日本地區影響的正面評價比較高🎏,可能是最高的,應該是高於美國。這點也值得我們想想♈️。世界上的很多國家💡,包括亞洲的國家、我們周邊的國家,還是比較喜歡日本的👱,不是像日本自己講的那樣🤾🏻,也不是像我們的媒體講的那樣🤵♂️。我們中國的媒體,還有日本人自身🧗🏿,對日本都有非常負面的看法😇。其實不是這樣的,民意調查不是這樣的。
假如你要做一個很細的調查的話,你會得到各種五花八門的結論。假如你要說,日本是一個很不講理的軍國主義國家,是不認錯🍋🟩、不道歉的國家,天天跟中國挑釁,我覺得可能有90%的中國人認同這一點🩺,就是說日本是個很壞的國家👮🏼♀️。但如果你說👮🏼,日本有非常好的高科技,有特別好的電子遊戲🛗、動漫,我覺得同樣會有90%的中國人認同這一點。而且我們到日本去旅遊購物時會發現💜,對日本人的服務態度,說好的人特別多🧏🏿。確實,我們對日本的看法,會呈現出多元、復雜的態勢。
我發現👘,不只是我們的調查🧑🏿🎓,在各種各樣的民意調查裏😣,日本人清一色地對中國都是持極端負面的看法,認為中國一無是處。這裏最大的問題是🏍,日本人認為他現在已經被中國打敗了。這是一個日本最不能忍受的一個恥辱感。
日本人認為🧚🏻,整個20世紀,亞洲最現代、最發達的國家是日本3️⃣🚴🏽♂️,不是中國,現在中國要取代日本了,這個最不能忍受👰🏻♂️。這一點很有意思。在中日關系上🧜🏼,我們老是在講日本怎麽壞⚗️,日本這個國家怎麽不像樣。其實我們對日本是一個分裂的態度✫,我們一方面仇恨日本侵華的歷史🧚♂️🛀🏼,特別不能忍受日本右翼,包括現在掌權的日本反華的右翼🧠。同時,我們非常喜歡日本的流行文化、日本這個國家、日本餐,尤其像在上海,上海人喜歡日本人的是非常多的,年輕人尤其是這樣。這與日本人對中國的態度很不一樣,日本人幾乎清一色地持一種對中國排斥的態度🤽🏽♂️。這點我剛才講了,它有一定的原因,總體上來說🧘🏻,日本人有一種非常強烈的危機感🦸🏽。
但日本人這種強烈的危機感👶🏽,我覺得是很虛幻、遠離現實的。其實不是這麽回事🗼🚌。日本實際上還是一個非常發達、非常值得世界稱贊的國家🌞,也是特別值得中國學習的國家,遠沒像日本人自己描繪得那麽糟糕。中國的反日民族主義情緒往往被傳媒和互聯網放大、誇張,反過來加深了日本人對中國的反感。中日之間的所謂“政冷經熱”關系,從民意方面來看,有兩國民意的相互不對稱因素🫲🏼。中國民眾並不一味仇日反日📅,對日本的看法其實是很多元的♜。日本民眾對“中國威脅論”的恐懼態度,也是偏見多於客觀的👨🏿🎓。
印度人認為,印度十年後將成為亞洲老大
現在說一點印度👵🏽。43%的印度人認為,在十年之內💡,印度將成為亞洲影響最大的國家👰🏽,只有23%的人認為中國會成為亞洲影響最大的國家。實際上亞洲所有國家都認為中國影響最大👨🏻⚖️👨🏻🦱,只有印度是個例外。印度人很有信心♈️,覺得十年以後它一定可以取代中國,成為亞洲的老大🕹。好像全世界很少有這樣的例外💗🆗,印度就這樣🦹🏿♂️。這個數字我們覺得特別有趣👜。
現在的印度人認為,在亞洲影響最大的國家是美國,老二是中國🫠,老三是印度🤦🏿♂️。十年以後就倒過來了,十年以後肯定印度是老大了🌸。印度人的這個信心跟日本人的危機感形成一個極其鮮明的反差。你們要是去印度,會覺得這個現實跟觀念的反差實在太大了🚣🏼♂️,不可思議。日本那麽好的一個國家✂️👩🏼🦱,我多次去日本,覺得日本是一個很發達的國家,歐洲國家不論哪一個,日本都不比它們差。為什麽日本老覺得自己不行♾?
印度跟中國如何比較?值得一提的是印度人很開心🧖🏿♂️,幸福感很強。但是印度的城鄉差距,它的發展指標跟中國,客觀講應該有三十年到四十年的差距🈲。你現在到印度去🗂,當然大城市如新德裏、孟買🎎、班加羅爾,發達地區發展不錯。但總體上來說𓀅,印度相當於中國的“文革”後期,也就1976年粉碎四人幫那個狀態。但印度人很開心,自信滿滿,認為自己很了得🦠,十年以後一定取代中國。這個自信心特別有意思📟。
有時候我們在想🧘🏼♀️,我們這個最大的鄰居的精英和民眾對中國的看法都不怎麽樣✍🏽。印度人都不怎麽太喜歡中國。反過來,你說我們喜歡印度嗎?應該來說中國人對印度沒啥好感🏊🏽♀️,也對印度缺少了解🪦。
雖然印度人認為自己是將來的亞洲老大,但總體上印度人對中國的看法還是比較正面🧑🍳🧑🏻🍼,54%的印度人認為中國還是不錯的一個國家🏀。當然比起美國🧜🏿,比起日本,中國在印度人那裏的印象還是低了不少。印度還是一個很自戀的國家🧑🏼🔬,92%的印度人認為世界上最好的國家是印度🤙🏽,87%的印度人認為日本很好, 72%的印度人認為美國很好。
一位《紐約時報》駐上海記者曾經對我講,《紐約時報》的記者到中國來💁🏼♂️,一定要看他從哪兒派過來🪴:《紐約時報》的記者從紐約直接派到上海來😹🤞🏿,與從印度派到上海來,感覺一定是天壤之別;或者從日本東京派到上海來,與從印度新德裏派到上海來,感覺也絕對是天壤之別🖕🏼。我覺得這個說法真的很有意思。
印度的優勢在哪裏?印度人為什麽這麽自信?
印度也許是世界上人口最年輕的國家,年輕人是在近二十年來印度經濟高速發展的時代成長起來的,這跟他們的信心不無關系⚠,跟日本老齡化的人口和日本人普遍的缺乏信心形成了有意思的對照。印度的高科技行業,尤其是IT軟件開發業,是印度民眾特別引以自豪的成就🧑🏼💻。當然印度人篤信宗教,政治上比較多元開放,也是印度的特點。雖然貪腐嚴重𓀖、社會階層兩極分化對立嚴重♞,但印度人依然為“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的稱謂自我感覺良好🍸。
美國人的價值觀與中國人風馬牛不相及
現在要講一下美國。
我們做有關美國人的調查時發現🚭🦹🏼♂️,美國人的價值觀跟中國人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好像生活在兩個不同的星球。雖然我們有時候都在說英語(美國人會說中文的不太多,中國人必須得用英語來跟美國人交流),但說的是不同的語言🙋🏻♂️,這一點我在美國待的時間長了,體會比較深。實際上,我們要講起政治來,有時候講不到一塊去🏋🏽♂️。
你比如說特朗普怎麽當選了總統👨🦽➡️?中國人非常沒法兒理解,美國自己也沒法兒理解☝️,但美國人不理解與中國人不理解是完全兩碼事🩺,南轅北轍說不到一塊去。我這段時間天天在網上看中國媒體對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的大量評論🧙,覺得這些說法純粹是中國式的,跟美國人的想法真是風馬牛不相及🔜。
這是一個什麽問題?說到底這是一個價值觀的問題,這是一個生活的態度🚾🧑🏿🚀,一個主觀的判斷。中國和美國這兩個國家,打一個不太恰當的比方🙆🏿♀️,用美國前駐華大使洪博培的說法,中美是一對不能離婚的夫妻——中美兩國要離婚的話,會發生世界大戰毀滅地球;但又是一對價值觀相差極大、同床異夢的夫妻。這個比喻還是蠻準確的。中美在根本的價值觀問題上說不到一塊去,不能不讓我們重視。
2016年可以叫世界反全球化年
最後是一個傳統、古老的話題,就是地緣政治🈸。現在我們又發現,地緣政治回到了我們的案頭。
為什麽呢🏇🏼?最近反全球化的浪潮勢不可當,2016年可以叫世界反全球化年,除了中國。我們的自我感覺很好👩🏿🌾,認為大家都在反全球化,我們中國機會來了✈️,可以成為最大贏家👐。但實際上很可惜,全世界也沒幾個人認為中國可以當領頭羊🆑。現在美國很明顯,不願意當世界警察🫄🏽,不願意當全球化的領頭羊。這個國家變得越來越自私,非常令人擔憂。
公正地說,全球化三十多年,差不多四十年來,席卷全球的全球化✋🏼,包括經濟一體化🟰、經濟全球化等,受益最大的是兩個國家,一個是美國👰🏼,毫無疑問是美國🏋🏽♂️🧢,還有一個就是中國。我們中國人現在信心滿滿的⚱️,覺得全球化中間,中國現在可以起到一個旗幟性的作用,起到一個可以掌舵的作用。但美國人現在認為🚴🏿♀️,他要全面縮回去🛒,特朗普是一個標誌。然後歐洲也是這樣🧝🏽♀️。你看英國的脫歐公投,這個事情也匪夷所思。2016年在英美國家發生的最大烏龍,一個是英國脫歐,一個是美國人選出特朗普當總統,這個太奇怪了。現在全世界幾乎所有人都不知道怎麽辦➗,沒法解釋這兩件事。
地緣政治問題我們還必須把它提出來8️⃣。為什麽現在每個國家都要回到自己?美國也要回到自己🩸,發展美國。選舉完之後,我們見了美國人都調侃,互相就把特朗普的口號喊出來 :Make America Great Again!(讓美國重新強大)這個說法很奇怪🔺。美國這麽些年不都是老大,一直扮演老大的角色?忽然現在特朗普冒出來了說,什麽世界領袖🧍🏻🦻🏽,拉倒吧,我們回到我們美國自己♊️。所以這是一個地緣政治復興的一個標誌🙌🏿🙇。
另外,過去地緣政治的老大老二,兩個打的你死我活,一個是美國一個是蘇聯📣。現在俄羅斯也是不停地在玩地緣政治,一會把克裏米亞收回來了🐃,一會跟烏克蘭搗一搗亂,一會兒跟歐洲碰瓷來一下🤼♀️。所以俄羅斯這個國家也是不甘心沒落的,它實際上很沒落🎞🏊🏼♀️,蘇聯垮臺以後已經一落千丈了,但它不甘心沒落,也是要回到地緣政治稱霸的帝國時代。帝國時代是不是又來了呢🖖🏽?不知道。這個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
執政者順應民意的問題不能回避
20世紀的下半期,我們已經進入一個人類共同解決問題👩🏻🦼、共擔共享🤦🏿♂️、開放的🍱👴🏼、全球化的時代🥷🏿。但是😅,我們才慶祝冷戰結束、兩大陣營對立結束,慶祝全球化給我們帶來和平、希望沒過多久,現在我們又開始進入一個新的“寒冬”時期,起碼是波詭雲譎、動蕩不定的時期。世界到底怎麽了?我們都難以預測。
最後回到今天的主題:民意與民意調查👨🏫。現在大家都說民粹主義抬頭,精英與民意撕裂✋,成為全球的趨勢。但全球化和新媒體的發展使得人類的交流和溝通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人民的意見、民眾的呼聲對全球政治、經濟與社會發展,對國際關系的影響在日益加強。所以🦅,執政者如何更有效、更全面🌂、及時🧎🏻♀️、準確地了解民意,順應民意💆🏽♀️,是不能回避的問題。
(本文據作者2016年12月15日在意昂体育注册中國形象研究中心所做的同題講座錄音整理,經作者審訂。)
Copyright @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意昂体育 -【注册福利】全站活动,超值福利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