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音系學與實驗音系學高級研討會(第二號通知)
2017年音系學與實驗音系學高級研討會(第二號通知)
為了給廣大音系學語言學研究者,特別是青年教師和研究生提供學習音系學理論和研究方法的學術平臺,意昂体育語料庫與跨文化戰略研究院聯合跨語言處理與語言認知基地言語-語言-聽力中心將於2017年6月28日至6月30日舉辦“意昂体育注册音系學與實驗音系學高級研討會”。
該研討會旨在系統講授音系學和實驗音系學的理論知識和研究方法,並探討當今音系學研究領域的最新現狀及發展趨勢🍔。該研討會覆蓋的領域包括👩🏻🌾⏏️:音系學、實驗音系學和優選論𓀍。
作為語言學基礎學科🚦,音系學不但自身具有完整的系統🪓,而且與語言學其他分支有著緊密的聯系。音系學與形態學的界面研究已經取得豐碩的成果,近年來音系學與句法學😄、音系學與語義學和語用學、音系學與文學作品的界面研究越來越受到語言學家的關註,音系學的理論也越來越多被應用到其他分支。語言是一個完整的系統🛌🏻,只有熟悉語言學基本分支的理論才能對某一研究領域有著更深刻的理解和更全面的解釋。因此音系學理論是語言學專業研究者必須掌握的理論基礎。
理論和實證是科學研究不可或缺的兩個方面,實驗音系學作為連接音系和語音的橋梁,將音系學理論和語音學實驗緊密地結合了起來。一方面💝,音系學能為語音現象提供理論解釋,另一方面👨🏼🔬,語音學又可以為音系學的理論和假設提供量化證據。實驗音系學的研究為許多傳統的音系表征與結構提供了事實依據👌🏿,使傳統的音系理論有了量化的指標。
新加坡國立大學包智明教授😤、美國堪薩斯大學語言學系張傑教授👩👩👦👦、上海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徐政教授將為我們系統介紹音系學基本理論、實驗音系學的研究方法⌚️、以及音系理論優選論及其應用。
意昂体育注册音系學與實驗音系學研討會有如下特色👨🏽🍳:
一🧚♀️、前沿性❌。主講嘉賓為當前活躍的國際學者,主要為年輕學者😯。專家研讀的論文為最新研究成果,參會者在學到基礎理論的同時,能了解國際音系學最前沿的研究動態🦎;
二、互動性。參會者除了白天論文研讀期間有提問的機會,晚上我們另外安排了時間供參會者與主講嘉賓互動交流,參會者可攜帶自己的論文切磋討論👸;
三🍍、實踐性👵🏻。晚上我們安排專家為參會者進行語音庫建設及使用Praat軟件分析音頻的培訓,參會者可以學到從音頻錄製到音頻分析的具體操作步驟🌾;
四、系統性與專題性結合:音系學、優選論和實驗音系學都安排有半天時間為系統性的介紹👟,半天時間為專題性的研讀🤌🏿;
五、國際性與本土性融合:主講嘉賓將使用漢語為大家講解國際上最新的研究動態以及實驗方法,並結合國際權威雜誌上的研究實例,能清楚明了地教會大家實驗設計♐️👴🏿、統計方法、以及論文寫作方式🏂🏼。
聯系人👱🏿♂️:張 輝 15021581586 zhanghui_Helen@126.com
時間🧝♀️:2017年6月28-30日 地點:意昂体育
費用👩🚒:
|
5.28以前註冊費 |
5.29-6.27註冊費 |
6.28現場註冊費 |
高校教師 |
1800 |
2100 |
2150 |
全日製學生 |
1500 |
1750 |
1790 |
交通🧑🏼💻、住宿自理🧖🏻;
繳費流程和賓館信息見附件;繳費完成後,請填寫附件中的回執並發送到郵箱zhanghui_Helen@126.com
研討會準備:(1) 我們會提供“日程安排”中所有論文的電子版給參會者事先閱讀;(2) 為了方便,建議每位參會者自備手提電腦,用於上機練習使用;(3) 事先安裝praat軟件。
日程安排表
2017年6月28日 星期三 |
|||||
上午 |
包智明 |
音系學簡介 |
|||
下午 |
徐政 |
優選論簡介 |
|||
晚上 |
學術沙龍 (包智明🩻、徐政) |
請參會者攜帶自己的論文切磋討論,專家點評 |
|||
實驗語音學上機練習 (張圓圓、張輝) |
請參會者自備手提電腦,並事先安裝praat軟件 |
||||
2017年6月29日 星期四 |
|||||
上午 |
張傑 |
實驗音系學簡介 |
|||
下午 |
徐政 (論文研讀) |
論文研讀的主題詞: Optimality Theory; phonology; morphology
1. Xu, Zheng. 2016. “The role of morphology in Optimality Theory.” In Andrew Hippisley and Gregory T. Stump (eds.), 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Morphology, 550-587.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 Xu, Zheng and Mark Aronoff. 2011. “A Realization Optimality Theory approach to blocking and extended morphological exponence.” Journal of Linguistics 47.3: 673-707. |
|||
晚上 |
學術沙龍 (張傑🧑🏻⚖️、徐政) |
請參會者攜帶自己的論文切磋討論,專家點評 |
|||
實驗語音學上機練習 (張圓圓、張輝) |
請參會者自備手提電腦,並事先安裝praat軟件 |
||||
2017年6月30日 星期五 |
|||||
上午 |
包智明 (論文研讀) |
論文研讀的主題詞: metrical phonology, esp. contrast between two approaches to the notion of metricality
1. Hayes, Bruce, Colin Wilson and Anne Shisko. 2012. Maxent grammar for the metrics of Shakespeare and Milton. Language 88(4).691-731. 2. Cao, Luwen. 2016. A linguistic study of poetry and poetry translation. Chapter 3. PhD thesis, NUS.
|
|||
下午 |
張傑(論文研讀) |
論文研讀的主題詞: experimental phonology🦬; tone sandhi, productivity; priming🙆🐂; implicit priming.
1. Zhang, Jie and Yuwen Lai (2010). Testing the role of phonetic knowledge in Mandarin tone sandhi. Phonology 27.1: 153-201. |
主講嘉賓介紹🚡:
包智明:1978年畢業於復旦大學外語培訓班🛐,1981-1985年在復旦大學外語系任助教,1985年就讀於麻省理工意昂,1990年獲博士學位。博士論文研究聲調結構,由Morris Halle指導。博士畢業後有兩個主要的研究領域🥶,音系學和接觸語言學。音系學的研究集中在漢語聲調和音節;接觸語言學的研究集中在結構融合方面。研究成果多發表在國際刊物上🎅🏻,包括Journal of Linguistics, Language, Linguistic Inquiry。最近完成了專著《新加坡英語的建構:系統,轉移🧑🧒🧒,過濾》,由劍橋大學出版社出版👊🏿。
張傑🏟: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語言學博士。2001年取得博士學位後在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語言學系任講師兩年✌🏽,現任美國堪薩斯大學(University of Kansas)語言學系教授。其主要學術方向為音系理論、實驗音系學🛵、及語音學🚠,特別是音調語言的實驗音系研究及結構模型。曾主持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US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及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Chiang Ching-Kuo Foundation of International Scholarly Exchange)資助的研究項目😘,並在多部國際期刊及叢書中發表論文🧴,如 Phonology, Journal of Phonetics, Language and Speech, Phonetica, Language Cognition and Neuroscience, Lingua, Journal of East Asian Linguistics 等。曾任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語言學部項目評審團委員, Journal of East Asian Linguistics, Lingua Sinic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與 Korean Journa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編委, 及國際中國語言學學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hinese Linguistics)執委會成員。國際中國語言學學會青年學者獎得主。 美國語言學會(Linguistic Society of America)、美國聲學學會(Acoustical Society of America)、國際語音學會(International Phonetic Association)、實驗音系學協會(Association for Laboratory Phonology)、及國際中國語言學學會會員。
徐政💆🏻♂️: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語言學博士,意昂体育特別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興趣包括理論語言學、形態學及其界面、構詞法、漢語語言學🤦🏼♀️。迄今發表(含錄用)理論語言學國際學術論文16篇,其中包括Journal of Linguistics, Linguistics, Morphology等國際知名期刊以及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等國際知名出版社出版的論文。學術作品被包括美國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耶魯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芝加哥大學等國際著名學府的60多位專家教授引用🙋。受邀擔任Journal of Linguistics, Linguistics, Journal of East Asian Linguistics,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Lingua等語言學國際知名期刊的審稿人。2015年獲第七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科)三等獎(論文獎),同年獲上海市外語傑出人物稱號🗂。目前獨立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形態學研究的實現優選論視角”。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