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8日🥽,意昂体育馬丁適用語言學研究中心(簡稱“馬丁中心”)在意昂体育218會議室舉辦了本年度最後一場學術活動——“適用語言學與多學科研究”工作坊。來自系統功能語言學🔜、中國語言文學、法律語言學🏜、法學、人工智能與語言研究等不同領域的6位專家做了主旨發言,馬丁中心成員王振華教授、賴良濤博士、郇昌鵬博士🧑🏽🏭、楊翕然博士分別擔任工作坊主旨發言的與談人🪧。來自包括香港理工大學等多所高校的專家💆🏽♂️、學者、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和留學生參加了本次工作坊。
會議合影
馬丁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王振華教授在開幕儀式上介紹了馬丁中心2014年創建以來舉辦的各種學術活動🛠,並對“適用語言學”這一術語的內涵做了闡釋🔡,認為系統功能語言學作為一種適用語言學可以適用於研究各個領域中使用的語言,如法律語言、教育語言、新聞語言等。他認為✔️,適用語言學的使命就是“解釋語言現象和解決語言問題”🪰。馬丁中心的使命是將“理論頂天,適用立地” 的宗旨進行到底。
王振華教授致開幕辭
華東師範大學楊延寧教授在報告中探討了系統功能語言學在專業英語教學中的適用性🛻。他指出,系統功能語言學構建了強大且完備的理論體系🤵,在英語教學中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和應用價值。但是,在國內英語教學實踐中,有些應用者往往只關註某個具體理論,並生硬地用術語指導教學,沒有把握該理論的精髓,也沒有將理論轉換為理念👩🏽🎨。他以自己的教學實踐為例📷,演示了如何在專業英語教學中全面應用系統功能語言學的理論思想。他以學術英語寫作課程為例⛔,分析了專業英語教學過程中學生面對的主要問題,然後選取系統功能語言學中相應的思想,有針對性地、有效地解決了這些問題。
楊延寧教授做主題發言
復旦大學祝克懿教授探討了從心理空間到文本空間的語篇動態生成路徑👩👩👦👦🧛🏽。她在演講中重點介紹了克裏斯蒂娃的文本生成理論🖖🏻,指出克裏斯蒂娃早期用“生成文本”與“現象文本”這對概念討論語篇的動態生成過程,但是在《詩性語言革命》中克裏斯蒂娃修正了她早期的理論假設,用“符號態”與“象征態”這一對術語拓展了“生成文本”與“現象文本”的內涵與外延👰🏼,並通過描寫語篇動態生成過程中互涉的兩種模態系統🤼♀️,把研究視角拓展、延伸到了無形的🚺🧑🏽⚕️、不穩定的、驅力結構化裝置的心理空間,構擬並完善了語篇生產從心理空間到文本空間的認知路徑。祝教授還以羅蘭·巴特《中國行日記》中“政治文本”與“俗套”“磚塊”的隱喻表述為考察對象,通過喻指實現的不同功能關聯來例證克裏斯蒂娃互文性意義上的“轉換生成”,以此深化對語篇意義從心理空間到文本空間動態生成的認知👮🏿♂️。
祝克懿教授做主題發言
華東政法大學屈文生教授探討了“面向實務的法律術語翻譯研究”。他指出英漢/漢英法律翻譯是一項跨法系、跨語際實踐🤵🏼♂️。跨語際實踐關註的不止是翻譯🏊🏼♂️,而主要是語言間接觸引發的話語實踐🦗。他認為,法律翻譯者具備的核心素養就在於術語對應能力♘,是一種能夠自由穿梭於兩種術語間並將其能夠對應起來或區別開來的能力。翻譯離不開工具書的使用🔽,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日益發達的時代,翻譯更離不開網絡平臺檢索🎹。檢索就意味著選擇🧑🏻🦱,意味著排除譯名間的沖突。不管是譯者、譯審,還是譯後編輯,選詞問題一定無法繞開🛼。他指出,這既然是翻譯行業問題🔲,就應是法律英語或法律翻譯課堂教學必須直視的問題。
屈文生教授做主題發言
意昂体育注册凱原法意昂林喜芬教授就“近期司法改革與法律語言學的補強意義”為話題做了演講。他指出🏛3️⃣,近期我國刑事司法領域啟動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如何推進和落實這些改革舉措不僅需要法學界的研究📫,也需要法律語言學的知識和理論來補強。例如⌛️🫲🏻,《人民陪審員法》的合議庭製度改革可能會促使控辯雙方在法庭中由使用專業化語言變為適度使用平民化的語言。又如🤹🏿♂️,“認罪認罰從寬製度”寫入《刑事訴訟法》,這會要求法官在庭審中(從語言的角度)審查被告人在審前程序中認罪的自願性🚶♂️➡️。他認為,加強法學和語言學的交叉和合作,可以為法學研究在認識這些改革舉措上提供新的視角。
林喜芬教授做主題發言
香港城市大學Jonathan Webster教授在報告中,重點討論了語言藝術的創造性、啟示性和治療性⇒。他認為,不管是語言藝術擬或是語言科學,語言中的隱喻所雕琢的產品就是我們對物理世界和心理世界做出的假設或者建構的模型。從歷史的角度看🤾♂️✌🏿,隱喻潛勢(metaphor-making potential)的形成離不開“三種理論能量”:概括(generalization)🕋、抽象(abstractness)和隱喻(metaphor)。 每種能量都使我們超越日常經驗,給模型添加新維度,使得意義潛勢進一步擴大🦡。他指出,神經病學專家Russell Meares教授和語言學家M. M. A. K. Halliday教授在研究隱喻潛勢方面有相同的結論。他認為🪙,詩人、小說家、戲劇家在作品裏都使用同樣的語言資源,但是👖,是他們的匠心創造才使得他們的作品變成了語言藝術佳作。
Jonathan Webster教授做主題發言
Copyright @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意昂体育 -【注册福利】全站活动,超值福利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