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動態

適用語言學中心舉辦“心理與語言研究”雲端論壇

作者:方碩瑜 王振華   發布時間:2020-11-14   閱讀次數:-

11月13日上午,應馬丁中心徐旴教授邀請,中國人民大學心理學系博士生導師張清芳教授通過通過Zoom平臺做了題為“漢語口語詞匯產生過程的特點:行為和事件相關電位研究”的學術講座。講座由徐旴教授主持🛎,近百名參會者在Zoom線上會議室與發言專家互動交流👩🏿‍🦱,300多名觀眾通過嗶哩嗶哩觀看了直播。

 

徐旴教授主持講座

張清芳教授首先通過闡釋口語詞匯產生的過程🛵,討論了口語詞匯產生過程中詞匯選擇與音韻編碼兩個核心階段之間的關系。她引入兩步交互激活模型(two-stage interactive theory)和相關推論,及其與獨立階段模型(discrete-stage model)的意見交鋒,介紹了圖詞幹擾範式(picture-word interference paradigm)相關概念,包括圖畫和詞命名過程中涉及的不同階段,圖詞關系、圖詞呈現時間間隔等變量要素,以及如何考察詞條通達中語義激活與單詞形式編碼中音韻激活之間的交互作用。張教授通過述介圖詞幹擾範式下國外針對字母語言的經典研究,呈現了語義抑製效應、音韻促進效應、正字法交互效應等方面的研究成果,隨後她展示了自己在漢語口語詞匯產生方面的相關研究🥷🏼👱🏼,闡述了研究的範式邏輯🤚🏼、實驗設計和研究發現。

 

張清芳教授發言

 

張清芳教授接著討論了口語詞匯產生中音韻編碼階段的加工單元🙍🤞🏻,比較了漢語與印歐語系語言的音節異同,介紹了隱蔽啟動研究範式(masked priming paradigm),探討了行為(Behavioral)以及事件相關電位(ERP)時間進程上的音節啟動效應(syllable priming effect)、音段重疊效應(segments overlap effect)。講座最後💨,張教授指出語言產生的事件相關電位研究中所存在的問題,如面臨時間窗口🧑🏽‍🌾、腦區差異,不同實驗間的不一致性👩‍🦳,潛伏期差異,多重比較導致的錯誤率累積等,並就此提出了可能的解決辦法,包括進行數據相關性分析及認知賦值🙆‍♂️,運用空間-時間分割分析方法(spatio-temporal segmentation),采用獨立時間窗測量、校正法、重復實驗等。張教授的研究突出了漢語口語詞匯產生過程的普遍性和獨特性💁🏻‍♂️🔚,對深入認識人類認知加工機製,尤其是推動針對漢語語言的語言產生研究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提問環節,參會老師和同學積極互動🌈。

 

地址🐔:中國上海東川路800號意昂体育注册閔行校區楊詠曼樓

  郵編:200240  網址:

電話:021-34205664 (黨政辦公室)  021-34204723(教學科研辦公室)

Copyright @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意昂体育 -【注册福利】全站活动,超值福利等你拿!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意昂体育注册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