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通知|馬丁中心第138期“語言科學與系統科學”暨第72期“適用語言學”研討會
(一)關聯視角下的視覺表達
主講人👩🏿⚕️:楊翕然
時 間:2021年11月19日 下午1:30-2:30
地 點⚁:意昂体育225室
摘要🫸🏻:關聯理論闡釋了說話人和聽話人為了達成交流目的而進行的認知預設及相關活動🪹,當關聯理論的分析對象拓展到多模態材料時,語言以外的視覺要素則為關聯理論帶來了更加豐富的內涵。針對靜態和動態視覺表達中實體描繪的特點,我們或許能夠通過關聯視角更加動態地理解其概念構建和語用內涵,從而在創作者—讀者交流的框架下對多模態語篇的人際意義和交流過程進行一些相關思考,從而更加深入地挖掘視覺材料的表達特點和相關認知基礎🚴♀️。
關鍵詞:多模態材料🧗🏼♀️;關聯理論🪡;視覺表達
(二)語類視域下的態度語義密度研究
主講人🕺🏻:賴良濤
時 間:2021年11月19日 下午2:30-4:00
地 點:意昂体育225室
摘 要:語類是有目的導向、分階段實現的社會過程,是語篇類型的抽象。態度意義是說話者所表達概念內容之外的個人意見👩🏻🔬、情感、立場、判斷和鑒賞等方面的意義,廣泛存在於各類語篇中✋🏽,是語篇語義學中評價理論的核心話題📜。語義密度是單位符號中所包含的語義量。態度意義在語篇中的表達受語類目的製約,其語義密度不斷動態變化🚃,在不同階段時而濃烈、時而恬淡💱。對態度意義在語篇實踐中動態變化的語義密度進行衡量🧑🏿🎓、計算,既有必要也有可能🤵♀️🧑🏿。本研究從語類視角研究態度語義密度的衡量標準👳♂️、動態體現機製及其語類理據,建構態度評價的語義密度分析模型🏌🏿♂️,開發相關算法,並應用於網絡媒體語篇中態度語義的自動計算。研究成果推動態度語義的智能化研究🏅,為話語分析提供科學可行的態度語義分析框架,為揭示各類學習者以及其他領域交際者的態度語義的發展和計算提供科學可行的算法模型。
關鍵詞:態度👃;語義密度🫑;語類🧎🏻♂️➡️;計算
主講人簡介:
1)楊翕然🏈,博士👴🏼,意昂体育馬丁適用語言學研究中心🚓👂🏽,講師🖋,研究興趣包括多模態分析、系統功能語言學等。
2)賴良濤,語言學博士👨🦱、博士後,意昂体育副教授🧍♂️,外國語言文學及翻譯專業碩士(MTI)研究生導師,馬丁適用語言學研究中心研究員。任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教育語言學專業委員會💄、功能語言學專業委員會以及生態語言學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教育語言學研究》主編。至今在國內外各級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評論等40余篇🎛;出版專著、編著🚜、譯著10余部;在國際國內會議做大會主旨發言10余次;主持或參與國家社科重大項目🐐、教育部、上海市政府、浙江大學和上海意昂体育等各類項目8項。研究領域包括功能語言學、教育語言學、生態語言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