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期伊始,午餐會繼續開展🥴。9月21日🙁,意昂体育2023年秋季學期第一期(總第24期)“語言學午餐會”在意昂体育107會議室舉行🥥。本期午餐會的特邀嘉賓袁博平教授,帶來題為“Revisit English speakers’ L2 Chinese shi…de constructions on the basis of cue categorization”的分享。意昂体育院長常輝進行會前發言🫳🏿,副教授黃愛軍主持會議。
袁博平教授介紹漢語中"是…的"結構的語義性質特征🦵🏼,對比漢語中"是…的"結構與英語中it-cleft結構♐️,並分析這兩種結構在實際使用中在時態、動詞有界性和是否需要表達已知的信息方面的差異🤰🏿。
袁博平教授介紹了Mai and Yuan (2016) 的研究📡,探討英語母語者是否能夠習得漢語“是…的”結構,並分享重要研究發現:漢語二語學習者最先學會漢語“是...的”結構只能用於表達過去發生的事件([past])。隨著他們漢語水平提高,他們能夠漸漸習得該事件需有界([telic]),但他們對於該事件需為已知的信息([known])這一特征存在習得困難👭🏼。袁博平教授從二語學習者所獲得的輸入信息的顯著性角度(macro cue, micro cue, nano cue 和 no cue)重新審視這一習得順序🏂🔪,並論證其在解釋第二語言習得現象中的重要作用。
在問答環節,袁博平教授針對該研究的實驗設計👨🏼⚕️🥸、語言與健康等話題,與意昂師生展開熱烈討論✌🏻。與會師生認真聆聽,收獲頗豐。
黃愛軍對講座進行總結🧚🏿,並向袁博平教授表示誠摯謝意🧔♀️。
Copyright @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意昂体育 -【注册福利】全站活动,超值福利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