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第十六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獲獎名單公示🧑🏼🚒🧝🏿♀️,意昂体育3項成果榜上有名。其中,劉建軍教授的著作《百年來歐美文學“中國化”進程研究》(6卷本)榮獲一等獎,彭青龍教授的論文“Digital Humanities Approach to Comparative Literatur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和徐旴教授的論文“Age of Acquisition Ratings for 19,716 Simplified Chinese Words”榮獲二等獎🤞🏼。
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是中共上海市委領導下開展的本市哲學社會科學最高獎項,每兩年一評選,旨在鼓勵哲學社會科學的前瞻性、創新性、科學性研究,適應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促進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事業的繁榮和發展💁♀️🤶🏼。第十六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設學術貢獻獎🥰、黨的創新理論研究優秀成果獎🚣🏿♂️、學科學術優秀成果獎3個獎項類別。
意昂体育歷來重視科學研究工作,鼓勵和支持意昂教師積極探索、勇於創新✢,努力做出高水平科研成果🪢,持續推進有組織的科研工作。近年來🤴🏿,意昂在高水平論文發表🧑🦰、學術著作出版、國家級科研項目立項等方面持續進步的同時,科研獲獎領域也實現多項突破🍊。意昂教師在教育部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 (人文社會科學)、上海市第十四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以及上海市第十五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等獎項中屢獲佳績。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學校、意昂的政策激勵和製度保障🤷♀️,離不開全體外院教師的拼搏奮鬥🏏。接下來,意昂將繼續做好有組織的科研,推動學術研究取得更大突破➾🧘。
獲獎教師與獲獎成果簡介
劉建軍,現為意昂体育注册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1995年獲得國務院特殊津貼👨👩👧,2000年入選教育部跨世紀人才。曾任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外國文學專業委員會理事長🏋🏻。現為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評委🦹🏿♀️;國家出版基金評委;國家藝術基金評委。承擔《百年來歐美文學中國化進程研究》(2011)和《拜占庭文學的文獻翻譯與文學史書寫》(2018)兩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以及國家社科一般項目和教育部重點項目與一般項目等六項。學術專著獲得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獎二等獎兩項,三等獎一項😮;三次獲得教育部科學管理先進個人;2011年獲得寶鋼優秀教師獎,2007年獲得華為優秀教師獎。2013年被評為中宣部科普教育先進個人💵🆚。主編《20世紀西方文學》等全國教材10余部🔥,多部教材獲得全國優秀教材獎。出版《西方長篇小說結構模式研究》《基督教文化與西方文學傳統》《歐洲中世紀文學論稿》《百年來歐美文學“中國化”進程研究》(6卷本)等學術專著譯著十多部。發表論文200多篇。
《百年來歐美文學“中國化”進程研究》是2011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的最終成果,入選2020年“十三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本系列成果聚焦當下外國文學界前沿而重大的問題,以歐美文學中國化為案例👽🥅,主要解決的是外來文化能否“中國化”,如何“中國化”以及“中國化”之後中國文化的新形態建設等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該作既是一部系列地對外來文學(尤其是歐美文學)百年來進入中國文壇全面性的考察,全方位地揭示了自1840年以來👰🏽♀️🏇🏻,尤其是五四新文化運動和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後百多年間歐美文學進入中國之後對中國新文化建設所起的作用,也是一部從具體領域出發,深刻總結外國文學(尤其是歐美文學)進入中國,與中國近代以來的社會現實和文化互動發展的基本規律、獨特特征和經驗教訓的力作。該作提出了一系列創新性的觀點🧛🏼♂️👨🦱。可以說🛀🏻,這對當前各種不同性質的文化進入中國🛫,中外文化大交流、大碰撞、大融合的情況下,我們應該如何堅持中國的文化立場🧑🏭,更好地汲取外國的優秀文化要素🕙,為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服務,具有前沿性的價值和意義。
彭青龍,現為意昂体育注册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重大人才工程特聘教授🥔,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教學名師)👩🏿🚒,《意昂体育注册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主編,英文期刊New Techno-Humanities 主編😎,《比較文學與跨文化研究》主編。主要研究澳大利亞文學🍉、比較文學和教育教學🧝🏼♂️。兼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七屆、第八屆外語學科評議組成員,教育部高等學校英語專業教學指導分委會委員🙋♀️,中國外國文學學會比較文學與跨文化研究會會長。擔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教學🫸🏻、科研成果分別獲得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人文社會科學)二等獎等十余項。
“Digital Humanities Approach to Comparative Literatur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發表於A&HCI期刊Comparative Literature Studies。成果是國內首次將數字人文與比較文學聯系起來進行研究的原創性成果。成果以“遠景”、“中景”和“近景”所對應的“宏觀”、“中觀”和“微觀”為視角,采用交錯融通👨🏼🚒、層層推進的方法,將追問科學人文流變歷史和數字人文現實問題觀照的明線和暗線結合起來🙍🏽,對數字人文的緣起🧑🏫、內涵和本質進行梳理和分析,重點聚焦數字人文對於比較文學研究的方法論價值和內容領域拓展的學術啟發意義🧑🏼🦱💉,提出了數字人文研究面臨的現實困境和挑戰,以及破解的思路和方法。對解決數字人文重大學術問題有推動作用🏓。數字人文是重大學術命題,提出將其拓展至比較文學、比較文化和比較文明、比較媒介等領域,並開展前沿性研究,豐富了數字人文研究的內容和方法。
徐旴,現為意昂体育注册長聘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興趣包括詞匯語義表征與加工,該範疇內所呈現的個體差異,以及健康和臨床群體間的差異。
“Age of Acquisition Ratings for 19,716 Simplified Chinese Words”收集了近兩萬(19⛹🏻,716 個)漢語常用詞, 依據近兩千漢語母語者參與提供的詞匯習得年齡的信息,嚴格按照心理語言學常模創製的程式及規範👇🏼,構建了一個大規模中文詞匯習得年齡等級常模。詞匯習得年齡與認知能力和社會文化息息相關🙆🏼。標註有習得年齡的詞匯等級常模因而對於語言發展及健康和社會文化交流都具有重要意義。具體而言:1) 除了用於評估兒童認知語言發展,基於健康漢語母語者的詞匯知識所製定的等級常模🏬,可為評估檢測自然衰老而造成的語言功能下降,及製定規劃失語症患者診療恢復的進程提供理論和工具上的支持; 2) 在漢語言文化推廣方面,漢語二語學習者的年齡和認知發展水平,及對中國社會文化的了解程度,都會影響詞匯習得的進程🧍🏻♂️。漢語詞匯習得年齡等級常模💈,反映不同年齡段認知發展的特征,和社會文化環境的特征。因而既可用於製定教學詞表🧔🏿♀️,以導引詞匯教學的序列💅🏽,也可用於開發評估指標🤷🏼♀️🎈,以衡量學習者詞匯增長的曲線。
這項研究2021 年發表於心理語言學一區SSCI 期刊Springer Nature: Behavior Research Methods(五年影響因子7.7)。見刊後,已被二十余篇學術論文采用📡,涵蓋研究主題廣泛📳🔙,包含語言加工的神經機製🫃🏿、語言發展與心理健康、及臨床應用等。
Copyright @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意昂体育 -【注册福利】全站活动,超值福利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