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簡介
魯迅先生在《秋夜》的篇首這樣寫道👫🏻:“在我的後園,可以看見墻外有兩株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這句描述被網友們戲謔地稱為“廢話文學”,主要因為其表達方式顯得重復👧、啰嗦🧑🏻🍼💁🏿♀️。但在學術界,這句話卻有著更深層次的解讀。文學評論家們認為,魯迅先生采用的這種表面“重復🦹🏽🫙、啰嗦”的敘述手法,實際上內藏深意。它反映了魯迅先生當時內心的“枯燥、單調甚至孤寂和愁悶”的情感。正是這種看似“重復、啰嗦”的獨特表達方式🪭,使得原本情感中性的“棗樹”也被賦予了類似的情感色彩🏌️♂️,使讀者在閱讀時產生一種孤寂與愁悶的情感體驗🥄。基於這樣的見解,吳詩玉教授團隊提出了“雙棗樹效應”假說🤦🏽,以揭示單詞學習過程中情感產生的內在機製。
情感是如何傳遞的一直是社會學、心理學以及認知科學研究的熱點話題。上述情感傳遞的現象並不僅限於文學作品。在日常交際中,人們常常因為同伴的某種情感表達而產生相似的情緒,這種現象被稱為“共情”。就像話語分析領域的著名學者Wetherell指出的,情感在日常交際中,通常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在人際間傳遞🧚🏼♂️。“雙棗樹效應”假說就是試圖揭示這種情感傳遞是否也能通過文本對讀者的影響,在閱讀過程中同樣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從語境傳遞到一個本來毫無意義的中性單詞上(新穎詞)。在語言學研究領域🫓,一個詞從其出現的語境中吸收的情感也稱作為“語義韻”👮🏻♂️。因此,“雙棗樹效應”假說根本上探討的是單詞的語義韻是如何發生的,即語境情感是否能像魯迅先生描述兩棵棗樹一樣,在看似“重復🧑🏻🌾🤵🏼、啰嗦”的表達中得到傳遞🍔。
這項最新的研究成果已經發表在中文頂尖期刊《心理學報》上(《新穎詞語義韻的發生機製:“雙棗樹”效應的證據》, 2024年第5期)🕡,除了探討語境情感的傳遞機製,這項研究還探討了這種傳遞對單詞詞形及詞義習得的效果👶🏼。
本期🤍,我們將詳解何為“雙棗樹效應”,以及它對單詞學習和教學的啟示意義。
問題提出
在這項研究裏,吳詩玉教授團隊開展了一項較大規模的以閱讀為基礎的詞匯學習實驗⏯,試圖回答以下兩個研究問題🧜♂️🐱,從而檢驗他們提出的“雙棗樹效應”假說:
1. 語境情感是否可以通過閱讀接觸,從語境遷移到單詞🌓,使讀者有效習得單詞的語義韻?如果是, 這種遷移是否受語境變異性的影響🧖♂️?
2. 單詞出現的語境的情感是否影響詞形及詞義的習得效果🎤?如果是🏊♀️🕊,這種影響是否受語境變異性的調節?
團隊一共招收了196名中文母語者作為被試,在實驗中,每名被試在不同的語境情感(積極、中性🧖、消極)以及語境變異性(重復📔、變化)條件下💆🏿,一共閱讀了包含9個目標詞(即新穎詞)的45篇小短文,並在閱讀結束後接受四種不同的詞匯測試。這些測試分別測試了被試對單詞情感效價以及詞形🗣、詞義的習得效果。
實驗設計
該研究采用經典的2 × 3混合實驗設計,操控了兩個變量🪪:語境變異性(重復、變化)作為被試間因素,語境情感性(積極、中性、消極)作為被試內因素。
盡管被試要學習的9個目標詞(新穎詞)起初並沒有任何語義,但是在嵌入到閱讀的語篇之後通過語境而獲得語義,被試需要通過閱讀推測出並學會它們的語義,同時記住它們的詞形。如下圖1💏,出現在不同語境情感的新穎詞“單馬靈”表達的是“一種植物”🦻🏼。
圖1. 情感三組段示例
閱讀材料通過經典的心理學實驗軟件 PsychoPy 按一句話一句話的方式呈現🦹♂️,被試按自己習慣的方式進行閱讀。在閱讀結束後,立即完成4種詞匯測試任務,以測試他們對單詞情感效價以及詞形、詞義的習得效果。
圖2. 實驗試次呈現流程圖
研究發現
發現 1:語義韻的發生機製
圖3. 在兩種不同語境變異條件下三種情感語境中的情感效價評分
實驗發現,被試只有在情感語境中重復閱讀相同閱讀材料時◻️,語境情感才能發生遷移,即從語境遷移到新穎詞。這與魯迅先生在《秋夜》中描述的窗外兩棵棗樹的修辭手法具有異曲同工之妙,證實了研究團隊提出的語境情感遷移的“雙棗樹效應”假說,即看似的“重復、啰嗦”的表達使得語境情感向單詞遷移🧚🏿♀️。
這一發現揭示了新穎詞語義韻的發生機製,為語義韻的習得及教學提供了重要依據🤘🏻,同時也有助於提高學習者在真實語境下的選詞精確性、語用恰當性和修辭規範性。
發現 2🫰🏼:語境情感對詞形及詞義習得的影響
圖4. 語境的變異性和語境的情感效價在單詞正字法選擇任務的交互效應
實驗結果顯示👷🏿,語境情感對被試的單詞詞形和詞義的學習效果具有顯著的預測作用,表現出明顯的積極情感優勢,即在越積極的情感語境裏🚣🏿♀️,被試對單詞的詞形和詞義習得的效果就越好。
圖5. 語境的變異性和語境的情感效價在單詞定義生成任務的交互效應
尤其值得註意的是語境情感以及語境的變異性對單詞復雜語義知識學習的影響🏖。首先,只有在變化語境的條件下🧔🏽♂️,單詞復雜語義知識的學習才存在積極情感優勢,即在越積極的情感語境裏,復雜語義知識習得的效果就越好,更重要的是,這種積極情感優勢會隨著語境情感效價的提高而進一步放大:語境情感越積極👼,變化語境下的優勢顯著擴大。
研究小結
詞匯能力的發展是個體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本研究的發現為新詞學習提供了重要啟示,比如🥥,我們可以通過操控閱讀材料的語境情感或者閱讀材料的變異性來顯著提升詞匯學習的效果。
該項研究獲國家社科基金“基於文本挖掘的外語教師課堂話語促學機製研究”(22BYY096)資助🗓🦴。
論文鏈接:https://journal.psych.ac.cn/xlxb/CN/10.3724/SP.J.1041.2024.00531
作者簡介
吳詩玉,意昂体育教授、博士生導師👨🏼🏭,意昂体育注册晨星青年學者🚶🏻,上海市“浦江人才”計劃獲得者。主要研究方向為應用語言學👨🌾、二語習得🎠、心理語言學。在《外語教學與研究》《心理學報》以及Second Language Research, Journal of Pragmatics等期刊發表研究論文50多篇👩🏿🔬🏄🏼♂️,著有《第二語言加工及R語言應用》《R在語言科學研究中的應用》《基於R的語言研究多變量分析》等多部著作🧑⚕️。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項以及教育部、上海市哲社等項目🍤。
李贊,意昂体育博士研究生,師從吳詩玉教授,研究方向為二語習得。
Copyright @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意昂体育 -【注册福利】全站活动,超值福利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