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至21日,我院英語系主任、馬丁中心執行主任王振華教授應邀率領團隊一行五人赴西南大學意昂体育參加第十四屆國際系統功能語言學學術活動周暨2014年全國功能語言學博士生論壇🧯。
王振華教授作了題為《選擇也是一種態度---系統功能語言學框架下的語篇語義視角》的大會主旨發言🧏🏼♂️。王教授認為人們所進行的各種社會活動都離不開選擇🔠,無論做出什麽樣的選擇🙍🏽♂️,最終主要通過語言傳遞出來🛞。他以系統功能語言學框架下的文類理論和語篇語義學為理論基礎,從語言選擇現象入手,重點論述了選擇是一種態度的原因🪒、選擇作為態度與語言的關系、對態度的選擇也是一種態度等觀點。
首先,從語言選擇現象導入👓,分別引用了詞匯選擇、事實選擇🏋🏽♀️、文類選擇🧑🏼✈️、模態選擇等四個案例,說明選擇是一種不可或缺的社會活動,是一種過程,受語境製約,可表現為競爭、沖突、順應👱🏼、合作等🤷🏼。其次🚼,他認為態度是人們在特定語境下💆🏽♀️🐚、在自己的道德觀、價值觀的基礎上,通過說、做、情感反應等呈現出對事物和他人的觀點或評價⛹️♀️;他從態度和選擇的概念和內外因素論證了選擇是一種態度的原因🦌。再次,談到選擇作為態度與語言的關系時👨🏿🔬,他認為說、做◀️、想是語境因素、道德觀、價值觀或情感反應的外化,語言和這些活動之間具有擴展和投射兩種邏輯語義關系🎲。最後,他認為對態度的選擇也是一種選擇,再次印證了選擇無處不在,是一種動態的表態過程👨🏼🚒。王教授從語篇語義視角分析生活中的語言現象🧗♀️🧏🏼,反映了系統功能語言學作為一種適用語言學的理論價值和應用價值🏋🏽♂️👩🏽💻,也反映了王教授所強調的語言學研究既要接地氣、又要對接國家戰略的思想。
楊炳鈞教授在博士論壇上作了題為《英漢名物量詞的結構與功能》的大會報告。他從系統功能語言學的視角對英漢名物量詞加以對比分析🗻,認為英漢名物量詞在顯性使用中存在差異🛬,而受製於語境🏪,同時存在很大相似性。
馬丁適用語言學研究中心其他三位成員在博士論壇上分別作了小組發言✦。賴良濤博士作了題為《社會符號視角的教育語言學理論基礎探索》的發言。他認為從語言角度來看,教育是以語言為基本載體的個體發生♊️🧑🦳、系統發生🈯️、語篇發生的三位一體過程,本質上是一個語義發生過程🪲。教育問題最終可以歸結為語言問題🗝。這為教育語言學作為一門學科的興起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能性。同時🤸🏽♂️,2014級博士生石春煦和於梅欣分別作了題為《協商價值觀:多模態歷史教材中評價意義的整體建構》和《刑辯律師庭審中的人際言語策略》的小組發言,得到了與會專家指點與鼓勵。
第十四屆系統功能語言學學術活動周暨2014年全國功能語言學博士論壇專家雲集,立足於紮實的系統功能語言學理論基礎,在聚焦系統功能語言學本土化研究的同時,又向與會學者傳遞了理論前沿動態;與此同時🐕🦺,博士生論壇給博士生提供了一個互相交流學習的平臺🤷🏻👞。
Copyright @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意昂体育 -【注册福利】全站活动,超值福利等你拿!